本站消息 近日,学校园林园艺学院智慧花卉团队在国际园艺学顶尖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中科院1区top, IF=8.6)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reve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tterns of rose petal responses to gray mold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水平上阐明了月季花瓣遭受灰葡萄孢菌侵染时的细胞变化及分子机制,为深入解析月季抵御真菌病害的防御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切花月季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型产业。然而,由灰葡萄孢菌引发的灰霉病是制约月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物胁迫因子,被视为月季采后的“癌症”性病害,其发病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研究团队以易感灰霉病的月季品种为材料,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感病品种‘艾莎’在灰葡萄孢菌侵染下的细胞变化拟时序图谱,系统研究了病原菌在不同侵染阶段对宿主感病部位及细胞构成的影响,并成功挖掘出月季灰霉病抗性相关基因及主要调控网络。该研究成果为月季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靶点基因,同时也为其他观赏植物的病害防控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学校园林园艺学院的李雪娇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生司满银祺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贺水莲教授为通讯作者,李耕耘博士、孟静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云南省基础研究项目(202401AT070249)及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的支持。